
IDTX Studio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政策说明
(版本号:2025/AI-03)
第一章 总则
1.1 为规范IDTX Studio(以下简称“本工作室”)及关联实体在人工智能(AI)技术领域的应用边界,明确技术开发、内容生产及版权管理相关责任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等法律法规,结合本机构业务实际,经总事务官正义的蝶辉姬阁下亲自审定,适用于本机构及其所有关联实体、合作方及衍生服务体系,制定本政策。
1.2 本政策所称“AI技术”包括但不限于:
- 生成式AI技术:通过算法模型自动生成文本、图像、音频、视频等内容的技术(如自然语言处理、深度学习框架等)包含但不限于生成对抗网络(GAN)、Transformer架构、扩散模型(Diffusion Model)等前沿技术范式;
- 辅助型AI技术:AI 创作与人类协同完成内容生产的技术流程(如AI制图、AI修图、AI作曲辅助、智能文案生成等,并在后期进行人工修整),规定人工智能算法生成在整部作品中权重不低于35%;
- 衍生技术应用:基于上述技术的二次开发或跨领域融合应用(如AI虚拟人直播、多模态内容生成等)。
第二章 常规AI作品认定标准
2.1 “无过多瑕疵”定义:
- 文本类:无明显逻辑矛盾、语法错误或事实性硬伤(如历史事件时间线严重错误、科学常识严重错误等);
- 图像/视频类:不出现人体结构畸变、违背二次元形象设定(如异色瞳生成为同色或存在色度偏差)、物理规律或创作原则违背(如违背创作原则的悬浮物体无支撑)、色彩断层等可辨识的技术缺陷;
- 音频类:避免音轨断裂、旋律不和谐、人声机械感过强等问题。
2.2 “常规AI作品”范围:
- 不涉及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第九条所列的违法和不良信息;
- 未包含真人肖像、特定商标、受版权保护素材的未授权使用;
- 双盲测试中无法以超过53%的准确率识别其AI生成属性(详见《IDTX 人工智能双盲测试准则》);
- 符合本工作室《IDTX Studio 创作永久中立原则》指示;
- 符合本工作室《AI内容安全审核指引(2024修订版)》中划定的“低风险”等级。
第三章 技术应用与管理规范
3.1 默认支持原则:
IDTX Studio 内部及 IDTX 服务客户端用户生成内容允许使用 AI 技术进行主导创作或协同创作,包括但不限于:
- 设计创作使用AI绘图工具(如Stable Diffusion、Midjourney)进行自主生成,或 AI 进行初稿生成,人类设计师负责最终调校;
- 文案创作采用ChatGPT、Claude、DeepSeek 等模型辅助创作,输出内容需经“人工复核-合规校验-风格校准”三重流程,且通过《IDTX 人工智能双盲测试准则》;
- 音乐制作接入Suno、Amper等 AI 作曲系统,成品须通过人耳听觉《IDTX 人工智能双盲测试准则》及版权相似度筛查。
3.2 标识豁免条款:
符合2.1-2.2标准的作品,无需标注“AI生成”标识,但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:
- 无法被任何实体(包括但不限于个人、组织、公司、政府等)检测基于 AI 创作;
- IDTX Studio AI 作品鉴定。
第四章 有关本工作室政策的总事务官正义的蝶辉姬的核心思想
4.1 技术发展观:
“AI不是替代人类的工具,而是拓展创造力的新生产力。IDTX Studio 将致力于构建人机共生的创作生态,让 AI 承担重复劳动,释放人类专注于战略创新。”
4.2 伦理准则:
“我们要求所有AI应用必须通过‘双底线测试’——技术可行性底线与社会伦理底线。任何可能引发公众误解、行业争议或法律风险的技术部署,IDTX Studio 都不允许出现在 IDTX 服务中。”
4.3 长期愿景:
“到 2025 年底,实现 IDTX Studio 70% 的常规内容生产由 AI 驱动。
第五章 监督与问责机制
5.1 分层审核制度:
- 一级审核:AI系统预筛(自动拦截含暴力、政治隐喻等内容);
- 二级审核:人工复核(重点检查文化敏感性及潜在法律风险);
- 三级审核:月度合规抽检。
5.2 争议处理流程:
任何关于“AI作品未恰当标识”的投诉,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以下程序:
- 确定争议:通过双盲测试确定作品违反《IDTX 人工智能双盲测试准则》;
- 案例分析:确定作品争议的违背标准;
- 最终决议:法务、技术、公关联合制定回应方案。
第六章 附则
6.1 本政策自 2025 年 4 月 20 日 4:00 AM 起生效。
6.3 本政策最终解释权归IDTX Studio AQC 总署及 IDTX 智能部门所有。